大專首頁營會介紹TSCM
 

TSCM(Taiwan Student Christian Movement)是一個訓練學生的營會,
最主要是訓練與會者使用一套社會分析的方法(CUT-Canadian Urban Training)及組織社會運動之能力,
並加強學員獻身精神,讓學員藉著這套工具可以運用在團契及社會服務事工上。
CUT的訓練主要有四個步驟:
1. 社會問題分析模型
2. 理念價值觀省思過程及步驟
3. 策略計畫模型
4. 社會行動計畫。
CUT的訓練方式經過一段時間後在2005做了調整,
以單一議題為營會設計的主軸,分析的分式以Open Space為主,
並加強外出訪視的體驗。希望藉由Open Space方法的學習,
讓學生在該議題的關注中,找出行動的可能性,且通過專題、訪視、體驗遊戲等,
讓學生對於該議題有基本的認識,進而帶出信仰的反省。

轉型的TSCM不再如之前的分級訓練(初級、中級、高級),
而是以不同的議題探討為主軸。
營會的目的為培育大專生,藉由體會、啟發、覺醒行動,
讓信仰真的能夠 『釘根在本地,認同所有的住民,通過疼與受苦成為盼望的記號』

本營會主旨在帶領參加的學員,透過發生在台灣土地上的種種事情、現象,
思考如何將信仰落實在生活中,將持續關注台灣土地上重要的議題,
如全球化、外籍勞工、媒體、海洋生態……。
期盼藉此營會來拓展大專青年的眼界,帶來內在心靈及外在環境轉變的契機。

*2012年台灣基督徒學生運動-URM訓練*

時間:2012年7月16~23日 ,地點:台南玉井。

2009TSCM我的異國婚姻-台灣新住民

劉映君(文化長青)/2009學員

參加三次TSCM前兩次的收穫總不在話下,所以每當營會結束後,自己就在心裡篤定的說「明年我一定要再參加!」這種盲目的跟從看似膚淺,但也凸顯TSCM的重要性。

因著去年對自己的約定,今年同樣帶著熱血填報名表,但看到議題時…我卻步了,內心起了很大的掙扎,因為跟我的家庭太貼近了(繼母是外配),關於家庭,過去的我鮮少在外人面前提起,總覺得有什麼好說得,一種保護自己的說詞! 其實是覺得家中有外配不太光榮,怕被別人用異樣眼光看待,所以能不講就不講,一種自私的心態就這樣伴(絆)著我長大!

由於自己在議題上有先天的優勢,加上這是自己不願面對的真相,當大家盡心盡力在談論外配問題甚至如何幫助外配時,我就只有冷眼看待,覺得你們懂什麼,逕是紙上談兵!當將自己置身世外時,才發現自己內心的恐懼,「沒有切身關係的人都願意絞盡腦汁的紙上談兵,那你呢?」當然必須澄清的是TSCM絕對不是紙上談兵,他的不一樣在於安排訪視,讓每位學員,必須身體力行的與關心對象本身或周遭關係人接觸、交談,並經過不斷地討論找出可行的解決方案,且完成實行。

當你感受到真誠的善意時,自然而然的就會放心的表露自己,有天輪到我帶詩歌,在敬拜中,決定將這原本看為不光榮的事分享,似乎告訴自己要誠實面對,不然就只是一直在這樣的漩窩中打轉不前!分享過程中自己內心的膨派和激動是可想而知的,但現場的寧靜和溫暖卻是超乎我所想,就在這樣的氛圍中我舒服的述說我的故事,不要怕敞開心胸會讓你失去多少,因為得到的是你所不能想像的!上帝爸爸會陪著你給你靠!

腦中突然出現媽媽剛來到台灣的畫面,一個年輕女生隻身來到這個家庭,十六年來默默的付出給予無限的照顧跟關愛,不求任何一點的回報。多少個夜裡不免因著想家而流淚,但對於這塊土地的認同卻是如此的單純「大陸是我的故鄉,台灣是我的家!」也因著媽媽我們全家認識了上帝,過去的點點滴滴在這裡一一的被拉回,不得不說TSCM將我的強迫失意症治好了!

衝突往往渴望的是被了解和尊重,我們是該給這些人一個平等的對待,近日新聞報章常常給予外配一些嗜血和負面的報導,甚至放大標題在凸顯國籍,姑且不談貼標籤所造成的歧視跟以訛傳訛,其中更大的問題是:為什麼原本少數的外配會成為台灣現今的社會問題?台灣社會是否付最大的責任,包括我自己!

在打這篇文章時我才想起,馬偕博士也跟這次議題有切身的關係耶!「最後的住家」娓娓道出他對台灣這塊土地的愛與認同!因為上帝的愛遠遠超越一切!


(此圖為文化之夜:異國美食分享與介紹)

(此圖為獻心會:創作詩與歌表達對外配議題的回應)


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大專事工委員會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:02-23625282
Copyright © 2006 - 2025 highedu.pct.org.tw All Rights Reserved.
powered by ICPCT.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